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文献传送门

文献传送门 | 论如何让父母开心—居住方式对老年人情绪健康的影响

来源:时间:2018-12-03 10:45阅读:

某蹭住在家的少年近来时常能感受到父母嫌弃的目光,仿佛家里的喵星人才是他们亲生的。与此同时,某离家在外的少女却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家母上每天和邻居阿姨玩得那么开心,俨然忘记亲生女儿的存在,但一到过年就不停地问“要不要回来工作啊,什么时候结婚啊,我帮你带孩子啊”。父母的心,海底针,所以到底要怎样父母才会开心?

 

莫慌!利用CFPS数据,任强老师分析了居住方式(例如,是否与子女同住)对我国老年人情绪健康的影响,为大家提高父母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提供了一些技术上的指导。

 

我国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传统方法是让成年男性,尤其是长子,婚后与父母同住,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住宅改建和人口迁移不断加速,我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子女同住的老人比例不断下降,仅与配偶同住的老人则不断增加。此外,由于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时将子女留在家中,隔代同住家庭的比例越来越大。

 

不过对于不同居住方式如何影响老年人情绪这一问题,现有研究尚无定论。一方面,有学者认为父母与子女,甚至孙子女同住能在改善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减少其孤独感;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指出这些优势最终都敌不过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冲突。同时亦有研究发现是否与子女同住对老年人的情绪健康没有显著影响。

 

三代同住不再是主流

 

通过分析CFPS 2010年数据中7015名60岁以上且子女已成年的老人的居住方式,研究发现65%的老年人在60岁后仍与配偶同住,但其中同时仍与成年子女或孙子女同住的不足一半(40%)。居住方式也存在城乡差异,例如,仅与配偶同住在城市中更为普遍,而与孙子女同住(不论是否同时与子女同住)则在农村更为常见。三代人同住已不再是主流,所占比例仅为农村28%,城市22%。

 

爸妈自己住更开心

 

对老年人情绪的判断主要是通过测量其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程度实现的。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居住方式与老人情绪间的关系,研究者还对受访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健在子女数量,健康程度和行动能力,居住地为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收入,住房面积是否充足,与子女关系是否亲密等个人因素进行了控制。

 

在不对以上变量进行控制时,我们看到仅与配偶同住而不与子女或孙子女同住的老人其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几乎是所有居住方式中最高的,抑郁程度则几乎是最低的。但也有例外,例如三代同住的老人和仅与配偶同住的老人在情绪上没有显著差别,只是前者中丧偶老人的抑郁程度会更高。另外不管是否与配偶同住,与成年子女同住但不与孙辈同住都会使老人情绪变差,如果不对个人因素进行控制的话,那么这一影响对丧偶老人更为显著。

 

从上面的结论中我们不难发现与孙子女同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与成年子女同住给老人带来的负面情绪。然而对于隔代同住家庭来说,孙辈的出现只会让与配偶同居的老人情绪显著变差。此外,不管是否与子女或孙辈同住,丧偶老人的情绪普遍要更差一些,这其中以独居老人和与孙辈同住的丧偶老人的情况最为严重。

 

母上是重点保护对象

 

如果将个人因素纳入研究中,我们会发现总的来说,男性的情绪好于女性,有子女好于无子女,城市好于农村。教育程度虽然对情绪健康影响不大,甚至会降低生活满意度,但认知能力高的老人往往情绪更健康。家庭收入高能改善老人的情绪,住房面积不足则会加重抑郁。另外,与子女关系亲密的老人情绪会比较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居住方式和与后代的相处模式对男性情绪的影响不大,对女性的情绪健康则有显著影响。老年女性在与已婚女儿及其配偶同住,或者在至少一个子女已婚的情况下与子女及其配偶同住幸福感最强,而使幸福感逐渐下降的居住方式接下来依次为与儿子儿媳同住,仅与女儿同住,仅与儿媳同住。 仅与儿子同住时女性的幸福感是最低的。不难看出,对于老年女性来说,和女儿相处要比和儿媳相处容易得多,这一差异在儿子不同住时尤为显著,除幸福感较低外,仅与儿媳同住的女性抑郁程度最高。此外,与未婚子女同住会降低母亲的生活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她们认为在所有的孩子都成婚前,自己作为家长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所以总的来说还没有结婚的朋友们就不要老待在家里给老妈添堵了,她大概是真的和邻居阿姨玩得很开心。结婚生子后可以考虑和父母同住,但是不要把孩子丢给爸妈照顾,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如果遇到婆媳间有争执,少年请你主动站出来调解矛盾。

 

 

参考文献

 

Ren, Qiang & Treiman, Donald J. (2015) Living Arrangements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ir Emotional Well-being,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7, no.3, pp.255-286

 

本简报由CFPS项目组根据上述文献摘编,阅读原文

 

上一篇: 【转载】中国的死亡不平等丨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6系列(三)

下一篇: 【转载】中国的家庭财富不平等丨2016中国民生发展报告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