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文献传送门

【转载】迷失的一代

来源:时间:2018-11-19 01:39阅读:

关于努力与回报的信念在个体决策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它深刻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个体如何在休闲和工作间平衡、父母对后代教育投资的多少等。今日推送的文章经微信公众号“论文大焖锅”授权转载,将为读者呈现文革影响下的“迷失一代”的努力与回报观的形成及影响。

 

已有文献关于该信念来源、影响及传播的研究常面临内生性挑战。最近,由Gerard Roland和David Y. Yang教授合作撰写的NBER工作论文“China's Lost Generation:Changes in Beliefs and their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利用中国文化大革命外生冲击较好地分析了努力与回报信念的形成,以及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和其在代际间的传播。

 

目前,学界在探讨努力与回报信念形成时主要涉及以下三种机制:纵向父母教导、横向同事影响以及个人经验或学习。但这些机制在因果识别方面仍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最后一种机制。其主要原因在于尽管经验或学习会塑造一个人信念,但经验或学习往往源于个人早期信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1966-1976年间文化大革命外生冲击展开实证分析。

 

在文革期间,高考中断,那些原本在当时应受教育的个体受此冲击失去了就读大学的机会,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之为“迷失的一代”。尽管高考在1977年得以恢复,但不同年龄段个体重回大学机会成本存在差异。因此,一部分个体选择回到大学继续深造,另一部分人觉得重回校园得不偿失而选择继续工作。文革造成大学缺位深刻影响着这一代人努力与回报的信念。

 

本文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伪断点回归设计(pseudo-RD),对比分析了高等教育缺失对个体信念的影响。文章选取的研究样本首先考虑了其上学年龄时限,由于1948-1958年出生的个体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并未就读大学,而此后出生的则因高考恢复不受影响,因此,作者选取了在1957-1960年间出生且高中毕业的群体作为研究样本,以同时利用交互项对比考察四类人的信念差异。

 

这四类人包含于1959年前出生,在恢复高考后选择重回大学和继续工作的群体,以及于1959年后出生,就读和未就读大学的群体。经过对1959年前后出生的个体进行检验,并确定其并无明显特征差异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因文革导致大学教育缺位使得人们并不十分信奉努力就有回报的观念。

 

被文化大革命暂停的高考制度剥夺了整整一代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为努力并没有换来就读大学的机会,因此他们认为努力的成效很低,即使在成年之后的40多年里,"迷失的一代”仍然抱持这种观念。然而,研究表明,这一时代的人们认为努力不会得到回报的观念似乎很大程度上是由怨恨和不满驱动的,因此他们并不会将这种低工具价值和较低内在价值的信念传递给下一代。代际传递的战略性考虑会使他们反而增加对后代教育的投资,他们会尽量保护子女避免重蹈因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不幸

 

 

参考文献

 

Roland Gérard, and David Y. Yang. "China's Lost Generation: Changes in Beliefs and Their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7.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论文大焖锅”,如需转载,请根据文末联系方式沟通接洽。阅读原文

 

上一篇: 文献传送门 | 入园难不难?——我国学前儿童教育情况初探

下一篇: 百姓·百态 | 健康生活,现在做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