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文献传送门

文献传送门 | 蜗居族们也许想知道的事

来源:时间:2018-12-03 09:06阅读:

住房是关系民生大计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期文献传送门为大家推送发表于《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上的文章《Living Spac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Urban China: Differentiated Relationships across Socio-economic Gradients》,来自兰卡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分析了CFPS 2010的数据,立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背景,深入揭示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财富和社区贫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从改革前的“无”到改革后的“有”

 

西方的研究表明,狭窄的居住空间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然而,与西方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改革前的中国由于多代同居的传统,重视大家庭生活和集体主义的文化偏好,以及集体化的住房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换而言之,我国改革前的住房政策和传统文化偏好降低了人们的空间期望,并“缓冲”了狭窄的住房空间所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

 

而改革后的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加剧,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住房压力加剧。与此同时,随着个人主义潮流的升高,对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的逐渐重视,以及多代同居向核心家庭模式的转变,城市居民产生了新的住房偏好和空间期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产市场逐步私有化、商品化。这也催生了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购买欲望。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在改革后的中国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居住空间所带来的心理体验因人而异:“空间”的主观性与相对性

 

本研究发现,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随着家庭财富和社区贫困的变化而变化。狭窄的居住空间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和主观体验可能因家庭和社区而异。综合来讲,相对于来自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居民而言,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那些来自富裕家庭和社区的群体中表现更明显。

 

富裕家庭VS贫困家庭

 

作者通过拟合个体、家庭层面的回归模型探讨人均居住空间如何随着家庭财富的不同而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图1表明,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加,斜率陡度也有增强的趋势。也就是说,居住空间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富裕家庭群体中似乎更强。这可能是因为富裕人士往往有更高的空间期望。同时,富裕人士往往会在更富裕的社区购买更昂贵的住所。这可能会迫使他们为购买其他住房属性(如住房地段、小区环境、配套设施等)而牺牲对住房空间的期望和需求。随着中国城市房价节节攀高,以及人们购买住房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富裕人士在这种多重住房期望“挤压”下经历的不利心理影响或会变得更加严重。

 

富裕社区VS贫困社区

 

另外,作者通过拟合社区层面的回归模型探讨人均居住空间如何随着社区贫困率的不同而对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贫困大大“缓和”了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图2显示,那些来自富裕社区的人们其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的预测曲线坡度更为陡峭(社区贫困率越低,陡度越大,人均居住空间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强)。这可能是因为来自富裕社区的人们倾向于拥有更高的空间期望。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指出,社会经济不平等下的“蜗居”和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描绘出了城市住房问题的双重“危机”。一方面,为了促进房屋消费,地产商不断构建和强化宽裕居所和其背后的象征性社会地位,使相对富裕的家庭和社区居民对居住空间的“需求”和“期望”前所未有之高。而住宅地产市场的白热化和不断攀升的房价却使得虚高的“空间需求”难于被满足,危害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 在相对贫困的家庭和社区,个体心理健康看似并未受狭小居所的影响。然而,贫困家庭和社区对于“蜗居”的“正常化”和对住房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常态化”反应或令人堪忧。

 

 

参考文献

 

Yang Hu, Rory Coulter. 2017. “Living Spac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Urban China: Differentiated Relationships across Socio-economic Gradients”.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49 (4): 911-929. 阅读原文

上一篇: 文献传送门 | 家庭借贷,你会选择“朋友圈”还是“宗族”?

下一篇: 文献传送门 | 中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对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