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传送门 | 寒门难出贵子究竟是谁的锅? ——经济和非经济家庭因素对孩子识字能力的影响
来源:时间:2018-12-04 03:37阅读: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一在网上引起广泛共鸣的说法。随着优质教育资源逐渐被中上层社会垄断,国内知名高校中出身贫寒的学生越来越少,阶级固化逐步形成。其实这一问题在阶级流动已经相对罕见的西方国家中早有讨论,有人认为中上层社会出身的孩子更容易变得优秀是因为高收入家庭对孩子进行了更多教育投资,有的则认为金钱不是主要原因,父母培养孩子的方式以及家庭所能提供的社会资源等非经济因素才是孩子成功的关键。那么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究竟哪个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更大呢?通过研究这两类因素对中国孩子识字率的影响,Liu Airan和谢宇两位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寒门难出贵子是家庭经济状况的锅?
寒门难出贵子这个锅究竟应该是经济因素背还是非经济因素背?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一方面,有学者发现高收入家庭的父母不仅更注重对孩子进行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投资,还会为孩子的发展做出更好的表率。而且由于生活相对宽裕,因经济压力而忽视孩子教育发展的可能性也比较低。另一方面,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抚养子女的方式也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例如,相比于工人阶级家庭对孩子的放养,中产阶级家庭通常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技能,对孩子未来成就的期待值也更高。
不过这些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研究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比如说和需要安居高档社区或支付高额学费才能接受优质教育的美国相比,中国各省市的优秀学校多为收费比较合理的公立学校,能否入学主要取决于考试成绩。此外,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家庭,无论经济状况如何,都普遍比较重视教育。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由此推断经济因素对中国家庭子女教育发展的影响要比西方国家小一些呢?
研究方法
根据CFPS少儿库中2949名10-15岁少儿的数据,两位学者首先探究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对孩子识字率的影响以及父母抚养子女的方式是否与家庭经济状况相关。受访少儿会在问卷的认知部分对34个词组进行识别。系统根据少儿正确识别词组的个数在0-34分内打分,连续答错三词时测试结束。为了保证评分的公平,不同年级少儿的测试起始点是不同的。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研究者主要是通过家庭收入,房产股票等其他家庭财产以及家庭教育支出进行衡量的,而非经济因素则主要看父母的教育水平(受教育年限,认知测试分数),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期待值,参与子女教育的程度以及访员对受访者家庭环境的观察。此外,研究者还对受访少儿性别,年级,户口性质和所在省份等变量进行了控制。
似乎并不是经济因素的锅……
研究结果显示,在衡量家庭经济状况的三个因素中,子女的识字率只会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和家庭收入外的其他财产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支出都没有显著联系。与此相反的是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非经济因素都和子女的识字率有非常显著的关系。而且即使是同样存在显著关系,子女识字率对非经济因素变化的反应也要远高于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反应。例如,访员对受访者家庭环境的评价每提高1.25分(评分范围为2-10分),孩子在词组认知测试上的分数就会提高0.525分,而获得同等分数的提高需要家庭收入增长145%。
在家庭经济状况与父母抚养子女的方式方面,家庭收入和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期待值以及对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都没有显著关系,和家庭环境的关联也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家庭经济状况几乎不会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实际上,数据显示高收入家庭的家长在子女教育上所投入的精力反倒要少一些。非经济因素方面,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长似乎在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投入更大,不过由于这个关系也不是非常显著,我们无法确定受教育程度是否是影响家长抚养孩子模式的最主要因素。
总体来看,对于中国家庭而言,经济状况和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并没有太大的联系。相比于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尤其是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似乎才是影响抚养子女方式,以及造成孩子识字率不同的重要原因。
然而……
尽管有大量文献证明孩子的文字认知能力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孩子的识字率也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家庭对子女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但不得不说,对于一个格外在意 “人情“ 与 “关系” 的社会来说,孩子的未来成就远不是识字能力,甚至都不是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所能决定的。至于前文提到的美国教育现状,还在努力奋斗买学区房或者存钱送孩子出国的家长应该已经深有体会了吧。反正你们拉到下面点赞吧,我要去打电话问候一下支付了我巨额学费的父上母上。
参考文献
Liu, Airan & Xie, Yu (2015) Influences of Monetary and Non-Monetary Family Resources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in Verbal Ability in China,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vol. 40, pp. 59-70.
请您关注CFPS公众号,阅读更多CFPS文章:ISSS_C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