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发展如何影响劳动力跨行业流动? | 文献传送门
来源:时间:2024-07-17 02:57阅读:
信息技术发展如何影响劳动力跨行业流动?——基于工作任务与技能类型的实证研究
期刊:《管理世界》 2023,39(08)
作者:宁光杰12,崔慧敏1,付伟豪3
机构:1. 山东大学商学院,2. 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3.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DOI:10.19744/j.cnki.11-1235/f.2023.0099
CFPS项目办公室感谢作者团队的供稿。“文献传送门”栏目诚邀用户投稿,欢迎您介绍基于CFPS数据的优秀
成果。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较
2012年减少1514万,下降了6.5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数字化、信息化将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加速信息技术对部分就业岗位的替代。
与此同时,各产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催生出多样化的就业形式与新的就业需求。《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
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工业互联网带动就业2803.68万人,新增就业218.60万人,劳动力
需求逐年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大量程序化用工需求,而被挤出的劳动力可以通过跨行业流动实现再
就业。《新时代 新青年: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显示,31%的骑手在送外卖之前的职业身份为去
产能产业工人,这也印证了信息化背景下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的普遍性。信息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双重影响为
被技术替代的劳动力提供了通过跨行业流动实现再就业的机会,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者展开了对信息技术就
业效应的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研究了在信息技术影响下劳动力跨行业流动过程:信息技术对劳动者跨行业
流动的作用程度与影响机制如何?是否存在任务差异或技能差异?劳动者的就业去向和福利变化如何?本文
的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制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的就业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缓解
劳动力市场技能供需矛盾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本文分析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对劳动力跨行业转移的影响,考虑到“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追踪
数据,调查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并提供受访者的工作特征和多维度的个人能力评价信息,满足研究需要,因
此选取CFPS2014~2018 年受访者微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采用如下模型研究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对劳动
者跨行业转移概率的影响:
行业转换变量Mobility是一个取值为0或1的二分变量,表示样本期内c地区j行业劳动者i是否跨行业流动
(例如在2014-2016年样本期分析劳动者在2016年就业行业是否不同于2014年就业行业,在2016-2018年
样本期分析劳动者在2018年就业行业是否不同于2016年就业行业,2014年和2016年分别作为基期),若转换
了行业,定义为1,否则为0。IT表示以样本期基期t期c地区j行业的信息技术渗透度,在实际回归中,本文分
别使用各地区分行业万人拥有计算机台数(台/万人)和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百万元/万人)来衡量信息技术
渗透度。CV为控制变量,包括个体、行业、省级地区、地区-行业层面指标,并控制时间、省份效应。
研究发现
本文联合2014~2018年地区—行业层面信息技术发展数据和劳动者个体层面微观数据,重点关注信息技术渗透
程度对劳动者跨行业转移的动态影响:是否跨行业流动,流动机制如何,流向哪些行业。研究发现:(1)行业
信息技术渗透度的提升会显著提高劳动者整体跨行业转移的概率(见表1)。(2)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的提升
会降低行业常规任务需求,增加非常规任务需求,从而提高常规任务从业者和非常规认知任务从业者的跨行业
流动概率(见表2);也会增加高、中技能劳动者跨行业流动概率(见表3)。(3)在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提升
的影响下,从事常规任务的劳动者倾向于“向下流动”,流向同原行业“技能距离”较大的行业(见表4),并
承受一定的工资损失(见表5)。
表1.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对劳动者跨行业流动概率的影响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下表同。除列(3)与列(5)汇报系数值外,表中报
告的均为边际效应。括号中为z统计量。
表2.信息技术对劳动者跨行业流动概率的影响机制——职业任务类型
注:表中汇报的均为IV Probit估计的边际效应。组间系数差异检验括号内为P值,其余括号内均为z统计量。
表3.信息技术对劳动者跨行业流动概率的影响机制——信息技术与技能类型交互作用
注:Probit回归。
表4.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对劳动者行业流向的影响——基于技能距离
注:OLS回归,组间系数差异检验括号内为P值,其余括号内均为t统计量。下表同。
表5.行业信息技术渗透度与劳动者跨行业流动类别——基于工资变动的分析
研究贡献
第一,研究视角的不同。与关注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转移以及聚焦行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传统研究相比,本研
究重点分析地区—行业层面信息技术发展对劳动者个体行业选择的影响:考察信息技术冲击下劳动者供给侧的
动态调整过程(是否跨行业流动、哪些劳动者会流动以及行业流动方向)及内在关系,可以获得更为细致的研
究发现。
第二,机制的深入探讨。已有研究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并未针对跨行业流动内在机制
做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基于劳动者工作特征以及职业信息度量工作任务(常规型、非常规认知型、非常规操
作型),并从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两个维度构建个人能力评价指标,从行业工作任务需求变动与劳动者技能
类型两个方面进行机制分析,互为补充、互相支持,以求较全面地理解作用路径。
第三,行业流向的技能角度细化分析。区分不同任务类型劳动者的跨行业流动方向和流动距离,以完成对受行
业信息技术冲击的劳动力动态调整的完整考察。
参考文献
宁光杰,崔慧敏,付伟豪.信息技术发展如何影响劳动力跨行业流动?——基于工作任务与技能类型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23,39(08):1-21.
请您关注CFPS公众号,阅读更多CFPS小课堂:ISSS_C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