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创业十载_经国济民—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成立十周年

创业十载_经国济民—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成立十周年

创业十载 经国济民

——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成立十周年

 

2006年,北京大学决定成立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开展全国大样本跟踪调查,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基础数据平台。

十年来,调查中心不辱使命,砥砺前行,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竞争力的社会科学调查机构,建立了对学术界和政府机构免费开放的科学数据平台,为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高质量数据服务,为以数据为基础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

在调查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调查中心已描绘出新的蓝图,确定了更高的目标,将会在十载创业的扎实基础上再创辉煌!

 

不忘初心 逐梦燕园

放眼国际,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研究过程和研究手段的科学化。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已高度重视大型数据库建设,把收集综合性跟踪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出资建立数据中心,建成多个大型数据库并且形成国际系列。以数据调查和数据服务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被经济学、医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生命科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人口学等学科所广泛应用。随着研究方法和调查技术的日益完善,高质量社会调查数据出现并有效地推动了实证研究的发展,对于学术研究和政策决策科学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早在上个世纪末,北京大学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们看到了基础数据积累的重要性,尤其是看到了跟踪调查数据的重要性,迫切地感受到在中国建立跟踪性调查数据平台的必要性。但彼时,我国赖以进行学术研究的数据调查刚刚起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高质量数据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科学和相关科学领域发展的瓶颈。中国亟待建设大型、高质量、能够在科学界共享的数据项目。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2004年,北京大学在进行国家“985”二期项目设计时,校内有四个社会科学院系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建立综合性数据平台的设想。2005年,在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教授的推动下,经过与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相关院系专家、负责人以及国外知名教授充分酝酿和讨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并委托时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后改为国家发展研究院)主任的林毅夫教授和时任社会学系主任的马戎教授立即牵头协调创办工作。2006829日,北京大学发文《关于成立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通知》,正式成立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任命邱泽奇教授为调查中心主任。

林建华校长当时已高瞻远瞩地看到了建设高质量科学数据平台的战略意义,他在为以CFPS数据为基础编著的《中国报告·民生2010》题写的序言中写到:“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深入分析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变化,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科学体系……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全国性的、跟踪社会和家庭变化的综合性数据,这对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很不利。全国性的跟踪调查是一项长期的、学术性很强的基础工作,不仅需要一个实体性的执行机构,还需要一批有志于此项事业、甘于奉献、学术很高的学者参与。”

正是深切感受到这样的历史重任,为了让调查中心工作得到有效监督和指导,调查中心成立之后不到三个月,校领导立即组织成立了由9个院系的11名教授组成调查中心管理委员会,负责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监督调查中心的管理和工作。与此同时,为了保证CFPS项目学术水平的国际性,成立了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学术顾问会”,聘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谢宇教授为学术顾问会主席,顾问会委员由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James J. Heckman在内的30余位国内外跟踪调查和数据应用资深专家组成。

在管理委员会的高效组织管理和顾问委员会的国际一流学术水平指导的双重保障下,调查中心从燕东园32号小楼稳稳起航,开启了全国大规模社会科学调查。

 

砥砺前行,争创一流

社会调查,数据采集,高起点的科学设计是成功的基础。调查中心成立伊始,便借鉴国际先进的社会调查经验,设计并实施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CHARLS)”。两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体现了国内学术前沿的设计与调查理念,具有特别重要的学术和政策研究价值,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具有突出影响力的数据调查项目,也是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调查项目。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早在调查中心筹建之始,即同时开展了“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后更名为“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筹备工作。CFPS借鉴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家庭收支动态跟踪调查”( PSID)等经验,采用追踪调查的方式,采集固定调查对象在不同时点上的数据。希望通过这种多维度、多层次、长期跟踪的数据收集方式,能够提供给今天以及将来的研究者最为全面、可信的数据,帮助他们做出更好、更科学的研究,也希望能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可靠的实证依据。

目前,CFPS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调查内容最丰富的跟踪调查项目。项目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在全国抽取了25个省市自治区,161个县(区),640个村(居)。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决策提供基础性数据。调查问卷包括社区问卷、家庭问卷、成人问卷和少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变迁、人口、婚姻与家庭、经济与劳动力、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社会网络、价值观、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环境等方面。为研究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如收入分配、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劳动就业、青少年成长等)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2007年测试调查开始,到2016年第三次全国全样本追踪调查基本结束,CFPS家户涉及到的村居已经扩展至近2000个,家庭数也已由基线调查时的近15000户扩大到20000多户,每次追踪调查完成的各类问卷总数都高达8万余份。家庭层面追踪成功率一直保持在85%左右,远超国际同类调查追踪率水平。目前,历次追踪调查数据均已经向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开放(数据可从网上下载http://www.isss.edu.cn)。已经有许多来自社会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公共卫生、心理学等学科的学者和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者利用CFPS调查数据开展专业研究和政策决策研究。

成功实施CFPS调查项目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国首个针对个人、家庭和社区层面的跟踪调查项目,也是第一个全面反映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全国性大规模抽样调查项目。项目的数据将为研究中国的社会、人口、经济、政治、教育、健康、环境等问题研究提供宝贵的基础性数据。同时,CFPS调查项目的实施也将在国际调查方法论领域产生影响。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CHARLS是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而设计,参考了很多享有盛誉的国际老龄化问题调查的经验,包括美国健康与退休调查(HRS)、英国老年追踪调查(ELSA)以及欧洲的健康、老年与退休调查(SHARE)等。2008年,CHARLS首先在甘肃、浙江两省进行了4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基线预调查,并且在2012年成功地进行了追踪访问。在预调查的基础上,CHALRS2011年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基线调查。这是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随机抽样调查,覆盖了不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大陆所有县级单位。样本包括了150个县级单位(散布在全国28个省区),450个村级单位,10,257户适龄家户中的一个至少年满45岁的人,包括其配偶,共17,708人。2013年,项目圆满完成了全国基线样本的第一次追踪访问,追访率达到88%。该项目自2008年在浙江和甘肃两省开展预调查以来,共计完成了8.26万人次的访问,收集了4.3万人次的体格检查信息,采集了2.5万人次的血液样本,产生了代表我国45岁及以上人群的高质量微观数据库。

CHARLS调查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被访者及其家户成员的基本人口学信息,不同住的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的情况以及每个家庭成员与受访者之间的经济、社会往来、被访者健康状况(包括通过体检仪器检测的健康指标、血样检测、认知测试、心理健康测试等)、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保险、就业、退休、养老保障、收入、支出与资产等情况等。丰富的指标使得CHARLS的使用价值远远超过了老龄化的领域。

CFPSCHARLS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入户面访调查方式(Computer-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 CAPI)采集数据,有效地保证了数据质量。两个调查项目都包括社区问卷,一共跟踪研究一千多个村居的发展过程,与家户和个人数据配套使用,更扩张了数据的价值。在已有调查成果的基础上,CFPSCHARLS项目将继续隔年开展追踪调查,收集高质量的追踪数据。

随着数据资料的积累,尤其是多年跟踪调查同一批人的追踪数据库的完善,这些数据对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的支撑作用将日益突出。CFPSCHARLS承诺并实现每次跟踪调查结束后一年后将调查数据免费开放给全体学术界和政府机构使用,截止到今年10月,两个项目国内外数据用户已近3万人,利用数据发表的文章逾800篇,学术发表的数量每年以指数形式上升。基于调查数据出版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系列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个调查项目也因此被Science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强。

随着两个具有国际水平、具有通用价值的全国大型追踪调查项目的筹备、发展和成熟,调查中心也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创新型的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管理与服务、调查方法研究的一流团队。为保证调查实施的高效率和调查数据的高质量,中心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调查方法,自主研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系统。目前已成为国内学术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调查能力最强、质量控制最严格的调查机构。

调查中心培养了一支具备数据采集、数据服务、科研、教学和信息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团队。国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相继来到了中心,他们的专业领域涵盖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教育学、卫生学等。目前中心的队伍结构由事业编研究人员、工程师、博士后和合同制全职员工组成。全体员工均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调查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尤为重要的是,中心培养了一支具有方法论基础、实地经验丰富、有凝聚力的访问管理队伍。这支队伍由专职督导带领近千名受过专业训练的访员组成,他们在近十年的调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方法论应用到实践中,为高质量数据采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

高质量数据的获得离不开先进的调查技术,调查中心是国内首家使用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CAPI)进行全国大规模调查的机构。就中心使用的CAPI系统而言,无论是在信息科学技术,还是系统设计的理念方面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2009年,中心在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调查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系统,发展出一套严格的、规范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调查执行流程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调查的质量和效率。在技术创新方面,调查中心自主研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GIS绘图系统、数据同步软件、样本管理系统、样本维护系统、支付系统、招聘系统、技术支持系统、报告系统、数据发布系统等多个信息化系统,形成了从调查样本发放、访问数据采集、访员访问行为督导至访问数据质量评估的全流程信息监控体系,极大地提高了调查的质量和效率。国外执行CAPI调查的知名机构先后访问中心,在了解了中心的CAPI访问系统、管理系统和支持系统之后,已经将中心定位为技术上的竞争者和合作者。

与先进的调查技术相配套,中心在软硬件设备方面也进行了规划和配置。在硬件方面,目前中心已经招标购置1000余台适用于实地访问的笔记本电脑、配备了 8台服务器、3台磁盘阵列。在软件方面,CFPS项目调查访问系统采用荷兰国家统计局开发的Blaise软件编写,该软件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统计局及研究机构的大规模抽样调查中。CHARLS项目使用的访问系统由兰德公司协助中心程序员在MMICLINUX系统)下完成设计和编写。Blaise软件和MIMIC软件具备访问数据采集、数据有效性校验、数据加载、访问过程录音、访问操作痕迹记录等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收集访问过程元数据,提供访问质量评估素材,确保调查质量。

2015年,中心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合作,结合中心多项目的执行经验,确定了网络版调查平台的系统需求,并完成了问卷模块的系统开发。新的网络调查平台支持多平台模式的访问,支持十几种常用的问卷题型,结合地图API实现路径规划及样本和访员分布展示,创新性的设计出可视化编辑、脚本编辑、流程图编辑三种问卷逻辑编辑方式。这套自主研发的系统,具有国际领先的水准,标志着中心调查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调查中心以收集高质量的调查数据为核心价值,建立高标准的调查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进行了国际领先的抽样设计,在村居抽样框构建上采取先进的地图地址抽样法,首创电子绘图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抽样质量。建立了创新性的质量监控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调查(CAPI)的优势,采用了GPS定位、拍照、指纹认证和同步录音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施包括数据核查、录音和电话核查、实地核查在内的全方位核查,实时监控访员行为、访问流程和访问质量,极大地提高了质量监控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革命性的提高了数据质量。开展了数据实时清理,通过编程清理和个案清理,及时发现并校正数据存储、数据逻辑及数据编码问题,保证了数据清理及时有效。

借助于先进的CAPI技术,调查中心获得了高质量的调查数据,也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丰富的并行数据的研究机构,并行数据除了在提高数据质量和进行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方面发挥作用外,也将带来实证研究方法的创新。调查中心已经利用调查数据开展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充分挖掘并行数据进行调查方法研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级基金资助,研究成果连续在国际和国内顶尖杂志上发表,在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领域具备较强的整体研究实力。

立足北大,服务社会

调查中心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立足北大,服务北大;面向学界,服务社会”的发展宗旨。在筹建和发展过程中,调查中心得到了学校所有相关院系和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也获得了相关部委和兄弟院校的帮助。在十年的发展中,调查中心也始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在调查项目管理团队建设日益完善、数据收集技术发展进步的基础上,积极承担校内及部委、其他高校委托的调查项目,高质量提供数据收集和数据整理服务。基于此类调查数据形成的报告获得过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数据研究分析结果对社会科学与管理领域的学术发展和相关部门政策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数年的积淀和发展,自2013年开始,调查中心为校内各院系提供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服务呈稳步上升趋势:

2013年,调查中心全面负责执行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持的科技部和卫生部资金支撑的“中国居民精神健康与疾病负担调查”,并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面提供了专业服务。该项目抽样样本规模为45,000人,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的1288个村居,是全国首次进行的居民精神状况摸底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我国居民生理和心理健康以及疾病负担、卫生资源分配等现状,为精神卫生、公共卫生等学科研究和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2015年,调查中心受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委托承担“北京大学发展状况调查”,共收集全校师生问卷1400余份,并撰写《北京大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为了解北大师生对学校发展状况的评价和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综合改革的期望,以及指导即将开展的十三五规划工作有效地起到了辅助作用。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委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负责评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调查中心负责该项目问卷电子化、系统开发和电话访问工作,为评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2015年,调查中心受校办委托承担了北京大学信息载体普查项目,完成了网络版调查问卷开发以及数据收集工作,为更好地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渠道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工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调查中心与林毅夫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国内及国际调查、数据库建设、智库研究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同时,调查中心与黄季焜领导的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村追踪调查、数据服务和政策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

此外,鉴于CFPS项目抽样和执行的高质量以及追踪调查的特殊价值,北大教育学院、法学院以及社会学系的专家学者已经在CFPS多次跟踪调查中进行相关研究领域附加信息收集,以此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成果也已经在国内外顶尖杂志上发表,这也为北大教师利用高质量大样本数据进行前沿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收集高质量调查数据,服务于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为使命,中心还积极承担国家部委和研究机构的委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个大型社会调查项目:

2010年和2012年,两次受卫生部委托执行“中国居民对医改满意度调查”和追踪调查,该项目对了解民众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观点和评价,推进和改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撰写的调查报告获得了国家领导人批示。

2014-2015年,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委托,中心设计并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与小微企业发展状况调查”。调查从企业注册背景、注册体验与评价、商事制度改革评价、企业经营现状和困难、对政府扶持的意见等多个方面,对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估。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与实地集中面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成功调查近3000个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完成“商事制度改革与小微企业发展”调查报告,召开专家研讨会并提出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和小微企业扶持工作的相应建议,国内多家重要媒体和网站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报道和转发。

2015年,承担民政部委托的“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调查”及“社区治理动态监测平台及深度观察点网络建设调查”项目,在全国29个省、148个区县、5000个村居开展入户或社区调查。项目采用计算机辅助面访调查方式,共完成各类问卷29282份。在2015年成功合作的基础上,2016年双方又在全国开展了以上两个项目的追踪调查,并增加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和老年人保障服务状况调查及相关政策支持体系研究项目”,共计收集了24552份基础数据,数据质量获业内专家高度评价。该系列调查数据对于全面、真实、系统地跟踪调查和分析我国社区治理状况,摸清城乡困难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政策需求,了解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城市流动老人和儿童的生活状况和社会政策需求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5年,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委托,中心为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项目进行了问卷电子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设计,并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及江苏省两省的核图抽样和入户调查工作。CSS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于2005年发起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项目,这也是该项目首次使用计算机辅助调查方法进行访问,调查数据质量与传统纸版问卷相比有了质的提升。

除此之外,调查中心还相继组织实施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立项的慧育中国——甘肃华池儿童早期养育状况调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立项的北京市海淀区行政执法人员基本状况调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委托的北京市大兴区居民交通出行调查信息系统开发与技术指导、江门市政府委托的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调查等项目。

在利用中心调查技术、方法和数据服务优势服务北大服务社会的同时,调查中心也在与北大各相关院系、职能部门以及部委、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中拓展了视野、开阔了发展思路,不断拓展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也成为中心持续提高调查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的最大动力源泉。

 

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在北京大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调查中心凭借一流的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和有重大影响的调查项目的厚重积累,于20147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支持,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管理科学数据中心”,使中心成为国内唯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支持、服务全国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数据收集与数据服务中心。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迄今为止在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支持资金力度最大的项目,也是北京大学该领域各学科中获得的资助规模最大的项目。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资金支持为契机,在项目负责人李强教授的带领下,调查中心开拓进取,在加强和完善数据采集和服务平台建设之外,积极进行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以期为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在该两个平台基础上,中心还着手建设开放性的研究平台,汇集国内外学术力量,利用中心收集的数据,就国家经济管理重大需求领域开展有数据支撑的、跨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发挥国家智库的作用,为中国政府决策科学化提供支撑。

成立中国调查数据资料库(China Survey Data ArchiveCSDA)。基于国内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量化研究对于调查数据的需求,调查中心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建立了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构建中国调查数据资料库。该平台致力于收录整合国内优质调查科研数据资源,依托调查中心的数据管理能力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平台服务能力,通过专业的数据管理与监护,实现便捷的数据共享,力求发展为面向全国科研人员的开放的调查数据获取基地,为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提供高水平的数据服务。目前已经发布的数据资料包括: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的16个调查项目数据(如1995-2009年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年度调查数据、20082009年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等),以及限制性使用的若干调查项目资料。

开展智库研究。调查中心积极建设以数据分析和政策研究为特色的跨学科智库研究平台,就重大国家需求领域设立专项研究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每年资助5个左右研究课题,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利用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和研究平台,驻北大开展跨学科研究,出版研究报告和和简报,递交相关决策部门,发挥国家智库的作用,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支持。两年来,已经完成11项智库资助研究项目的招标、评审和研究工作,资助研究涵括居民收入与财产差距、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健康老龄化政策、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城市治理模式、商事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小微企业影响、大数据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多个重要领域。智库通过经常性的研讨会、公开讲座等学术活动,大力促进知识分享和学术交流。同时,还推出了《数据与决策》系列出版物,包括工作论文、政策报告和政策简讯,用以推广与政策相关的量化研究成果,为学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互动和交流平台。

成立北京大学文理大数据研究中心。为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带来的挑战,北京大学于201412月成立文理大数据研究中心。该中心由调查中心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共同发起,旨在利用调查数据与大数据的互补性,推动两者相结合的研究,建立以大数据为纽带的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研究平台。作为校内多个文理院系参与的交叉研究虚体机构,文理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为学校多学科研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包含数据共享、基础软硬件和应用软件于一体的大数据服务平台。以大数据为纽带,推进大数据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拓展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位,由研究生院统筹规划,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信息学院教授联合指导,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的社会科学研究人才。

成立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于201510月共同发起成立。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展对金融科技、普惠金融、金融改革等新兴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基于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海量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其它相关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的数据,向社会提供权威的科研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服务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监管。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发布了《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北京大学普惠数字金融指数》和《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情绪指数》三个指数,并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或政策报告,相关指数和研究被百余家媒体报道,已经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开展教育培训。社会调查、数据分析是社会科学量化研究的学科基础,也是有实证依据(evidence-based)的政策制定的前提条件。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制定需要大量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和量化研究的人才。目前,国内相关学科发展十分有限,具有丰富调查经验、过硬数据研究分析能力的机构实属凤毛麟角。面对该方面人才培养的急迫需求,调查中心自2014年起,每年7月在北京大学开设为期两周的暑期课程:《社会调查实务》和《调查数据分析方法》,课程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近百名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加。《社会调查实务》包含问卷设计、计算机辅助调查方法、调查执行流程、质量控制、数据库的建立与清理、抽样设计和权数计算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各种方法的评估,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社会调查方法研究和社会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在社会科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内的量化研究思维,了解社会调查数据的基本分析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和统计软件的操作,强化独立、正确、恰当地分析社会调查数据的能力。20167月,中心又新开出《社会科学实验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涉及近年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实验方法,课程将对学生掌握调查实验的基本设计和分析技术有较大帮助。在成功举办暑期培训班的基础上,中心继续推出一系列的短期专业培训项目,包括:《调查项目抽样与应用研修班》、《调查问卷设计与应用研修班》、《调查执行与数据收集研修班》和《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修班》。

在积累非学历教育经验、设计开发成熟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2016调查中心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联合申请《社会调查与政策评估》专业硕士课程,该课程将充分利用调查中心在数据收集技术、调查方法研究和调查项目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优势,结合社会学系教师队伍在利用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并为政策决策提供建议方面的专业特点,培养出具有社会调查和政策研究理论基础、深度参与社会调查实践、具备较强实证研究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的高素质硕士研究生。

 

守正创新,继续前进

十载栉风沐雨,十载春华秋实,调查中心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脚踏实地的奋斗,建立起了一个创新型的管理、研究和执行团队,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调查方法,开创两个具有国际水平、具有通用价值的全国大型追踪调查项目:CFPSCHARLS,逐步成长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重要的数据调查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和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中心。

以十年为始,调查中心将再续发展之势。调查中心将继续创新性发展数据调查平台、数据服务平台和以数据为基础的学术研究平台,以为学术界和政府机构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持为目标,为促进中国社会科学体系的完善和争创世界一流而做出贡献。

回顾过去十年,调查中心已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展望未来,调查中心将谱写新的诗篇:

高质量采集社会科学调查数据。中心将继续开展CPFSCHARLS全国长期追踪调查,保证较高的追访成功率,全面采集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数据,为巨变中的中国留下数字资料,也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政策研究者开展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中心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承担校内外学术研究调查项目,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服务,促进整个学术界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中心还将积极开展国际调查、拓展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化的调查研究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心将积极拓展国际调查,建立具有国际公信力的公众舆论采集平台,实施多国合作的调查项目。

加强中国调查数据资料库建设。高等院校作为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和主要使用者,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著名的科学数据中心都以大学为依托,在数据永久存储、数据管理与数据服务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如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世界几百所大学联合组建了美国高校校际政治与社会研究联盟(ICPSR),藏有50万种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数据集,提供的服务包括数据检索与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借鉴国外高校数据中心的成功经验,调查中心将在目前已有两个大型跟踪数据实时清理和及时发布的基础上,通过委托项目开放数据和开拓国内高质量调查数据的方式拓展数据来源,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管理方法,协助数据所有者整理数据,完成元数据的处理、检索与共享,实现多种形式的数据共享和利用。通过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建设,丰富数据藏量、规范化数据管理、完善数据服务,建立数据公开发布机制,提高调查数据服务的水平,扩大调查数据的利用率,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

建立社会科学大数据平台。调查中心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来临给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利用调查数据与大数据的互补性,推动两者相结合的研究,建立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大数据研究平台。

完善智库研究平台。调查中心将积极建设以数据分析和政策研究为特色的跨学科智库研究平台,就重大国家需求领域设立专项研究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利用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和研究平台,开展跨学科研究,出版研究报告和和简报,递交相关决策部门,发挥国家智库的作用,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支持。

拓展教育培训。在举办社会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暑期班和研修班的基础上,调查中心将充分发挥在社会调查实践、调查方法研究和数据分析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专业学历教育,培养在社会调查方法研究、数据分析和政策研究方面的人才。

 

新的十年蓝图已经展开,调查中心已蓄势待发,正如林建华校长所寄语:我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调查中心的腾飞,期待着中国社会科学的繁荣;我也充满了信心,相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一定能够成功,为中国社会科学体系的建立和进入世界前列做出贡献。

创业十载,经国济民。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定会不负众望,继往开来,为中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TOP